布贴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布贴厂家
热门搜索: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新闻】国内种企要从外企那里学什么轮叶黄精

发布时间:2020-10-18 20:54:39 阅读: 来源:布贴厂家

国内种企要从外企那里学什么

目前国内已经有相当多的种子企业在硬实力上,如基础设施、固定资产,已经完全具备了与国外种企相提并论的水准了。但在软件上,也就是管理上,确实还存在一些差距,要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种子企业,需要的不单纯是资金、办公楼,更重要的是管理经验的积累和历史传承。

种业外企在中国的巨大成功,归根到底还是雄厚的经济实力、成熟的育种研究管理体系、完善的新品种开发经验。从外企的发展中,国内种企可以从中学到什么?

“专注才能出精品”

种子质量稳定性好是外企品种的一大特点。追求品种和种子稳定,是一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确实不易的事。几乎所有的老字号种业外企,在这方面都积累有丰富的经验,也在这方面下足了功夫,如香港蔡兴利公司的“益农牌改良11号软荚荷豆(604)”、“益农牌大坪铺包心大芥菜”等这些老品种,在大陆都销售几十年了,但大陆菜农们还是年复一年的在大量选用种植,消费市场和菜商认其质,菜农信其诚,这样的稳定性,完全是老字号种企苦练内功的结果,也是老而弥坚的长寿基因。

专业性强是外企产品的重要特征。日本的甜瓜、甘蓝、西兰花、洋葱、胡萝卜、大葱、青梗白菜等作物市场上经久不衰;荷兰来源的品种突出温室大棚,品种耐寒性、耐运输性上具有相当强的优势;以East West Seed公司和正大公司为代表的热带来源品种,则是种子行业里的“诺基亚”(耐摔),在华南区域表普遍现的特别抗病,容易种植;台湾区域的品种,以台湾农友和台湾庆农为代表,兼具日本系统的精细和热带来源的“抗病力”“抗逆性”,台湾来源的瓜果以及松花花椰菜品种,近年在中国大陆和东南亚市场,都获得了非常高的市场占有率。

专业化强还体现在他们对属于自己的强项作物的高度关注和专注,如台湾庆农基本只专注松花花椰菜、East West Seed只专注热带瓜类、日本坂田专注于西兰花和胡萝卜、荷兰瑞克斯旺专注大棚椒类和番茄,等等,正可谓“专注才能出精品”!

设立产品开发部门

外企对中国市场和市场信息吃的很透,对中国本土品种的种子价格体系更是了如指掌。外企不会投巨资、浪费时间去从事他们不熟悉的作物的育种研究和品种开发工作,从而也避免了和国内强项育种项目进行正面交锋。如线椒、泡椒、密刺黄瓜、蜜本南瓜、各类茄子、各类早熟类的瓜果作物类型等项目,这些都是我们国内的育种强项作物类型,种业外企基本都不会涉足这些作物类型的。因此设立产品开发部门尤为关键。

而在中国,除了一些着名的种业外企里专门设立产品开发部门外,很多国内的种子企业基本不设立产品开发部门,即使有,也往往把产品开发和销售混为一谈。事实上,产品开发部门是介于育种研究和销售之间的一个部门。成型的外企,往往有非常完备的产品开发管理系统,产品开发部门对品种的前瞻性往往有很高的认知。

以外企黄皮辣椒在国内大获全胜为例,国内也有很多种子科研单位和种子公司在做黄皮辣椒的育种研究、种子生产,且也已经有数十年的历史,但在高端黄皮椒品种领域,国内品种至今还是竞争不过来自坂田黄皮大椒系列、正大“威狮”、韩国湖山“喜洋洋”、瑞克斯旺的“37-74”、纽内姆的“圣保罗”等洋品种的优势表现和夹攻。除了育种水平和育种手段存在差异外,专业的产品开发部门和团队对作物类型的细分、分析,以及对品种的精准试验、筛选、定位,是这些进口大椒品种能在国内占领高端市场的关键之一。

健全育种研发体系

大多数种业外企要么本身就是种业老字号企业,要么是通过并购一些种业名企而来,所以,他们本身都拥有一整套成熟的育种研究管理体系。种质资源是作物育种的物质基础。一般说来,专注于育种研究的种业外企都高度重视种质资源(Germplasm),并且会配备专业的部门和人才,对种质资源进行搜集、整理、检测、保存、消化。并且,不单纯是产品和市场人员重视市场信息(Market Information)的收集、处理,育种团队和育种人员同样重视对市场信息的分析、过滤。

对于世界着名的种业外企,每一个公司都基本拥有一整套成熟的育种研究管理体系。种业外企对于育种人员的管理,一般不是让育种人员“闭门造车”,而是让育种人员到市场、到基地、到农户地里倾听市场需求、用户抱怨、品种田间表现、竞争者态势、市场转变和趋势;外企更是不惜重金聘用资深育种家担任团队的带头人,这个带头人既是经理,本身也应该是经验丰富的老师。只要有一个好老师,再有一批真真能吃苦耐劳、能耐得了孤独、能受得了失败和挫折、能一切围绕田间活辛苦工作的育种研究技术人员们,在育种研究领域才能做出一番成就的!

加大育种资金投入

众所周知,育种研究周期较长。除非是企业老总本身是做育种出身,能清楚知道育种研究的艰辛和前景;否则,很少有人愿意自掏腰包持续投入每年两三百万元以上的费用进行育种研究,像四川省川椒种业科技有限公司陈炳金和安徽江淮园艺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戴祖云两位老师那样,数十年如一日、脚踏实地、循序渐进、经营有方的育种家,目前在国内,实则不多。

一直以来,国家的科研经费基本上是流向体制内的科研院所,但最后的科研成果要么被“私有化”,要么是以各种方式“流向”各类企业。相比之下,外企种业是高度的私有企业,早就实现资本积累的这些世界名企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把年度科研经费定在销售额的20%,这个标准早已是约定俗成的预算。有了这么一大块的资金支持,就足以支撑起强大的育种研究体系。国内种企如果有信心往育种研究方向努力的,首先在资金支持上得有充分的准备。

近期有报道称“大宗蔬菜品种国产种子已基本替代进口”,听起来特别鼓舞人心,但是,事实和现实数据是残酷的,虽然确实目前已经有个别作物的国内品种已经跟上了,如大棚西葫芦、番茄作物里的少量类型。但是,在大部分商业化程度比较高的重要种植基地,其种植所需要的大宗、高端蔬菜用种,如大棚和露地番茄、大棚甜椒、大棚茄子、大棚黄皮辣椒、华南热带型单生朝天椒、胡萝卜、甘蓝、西兰花、松花花椰菜、青梗白菜、大葱、甜瓜等品种里,我们国产种子的市场占有率仍然是低的可怜!

可以预见的是,在即将到来的未来十年,外企还会继续在一些高端品种领域扮演重要的角色,并占有比较高的市场份额。我们国内种企,需要在品种开发的创新和质量的稳定性下功夫,只有这样,才能有我们自己真正意义上的“民族种企”,但是,这个过程的实现,真的还需要一段不短的时间和距离。

(选自《农财宝典·种业版》2015年第六期《洋种洋企在中国》专题报道)

武振兵简介

1990年,武振兵从福建师范大学政教系毕业后,在中学任教五年。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下海”,并在外企种业从事销售工作多年。2004年起,追随荷兰John Wester先生(荷兰皇家种子资深专家),在East West Seed中国区任中国区首席代表,并以产品开发工作为主业。作为John Wester先生最得意的“弟子”之一,武振兵结合中国蔬菜市场和种植的实际,创造性地提出、建立一整套富有实战意义的蔬菜产品开发和管理系统。武振兵长期扎根于蔬菜种植基地和蔬菜市场第一线,深知菜农、菜商的需求。多年以来,为中国菜农引进大量优秀的蔬菜新品种,直接或间接地为菜农朋友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责任编辑:王伟

治疗牛皮癣的专科医院网上预约

治疗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北京治疗干眼症医院

上海妇科炎症中医医院价格